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巴黎奥运会结束后,樊振东成功拿下乒乓球男单金牌,这也标志着他完成了“超级大满贯”的壮举。这一成就的背后,不仅有樊振东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他的恩师吴敬平的重要贡献。
2025年5月4日,71岁的金牌教练吴敬平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又一个小胖”,这条消息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个“小胖”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出色吗?
“小胖雷达”
在吴敬平的社交媒体中,他提到:“第36届‘九龄童’少年比赛圆满落幕,发现了一个来自江苏的8岁小选手,有点灵气。”短短几句,配上一张充满稚气的小选手挥拍照片,唤起了许多人对“小胖”樊振东的记忆。
吴敬平可是中国乒乓球队的金牌教练,培养出了马琳、王皓、许昕、樊振东等7位世界冠军。
樊振东的成长历程,正是吴敬平慧眼识才的最佳体现。2007年,年仅10岁的樊振东凭借反手劈长后直接反拉的超前技术引起了吴敬平的注意。17年后,这个“小胖”已经成为乒坛史上最年轻的“超级全满贯”选手。
不过,吴敬平最初对樊振东的评价是“没觉得多厉害”。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樊振东的反手天赋。2007年,当时只有10岁的樊振东已经在训练中熟练运用了“劈长后反手发力反拉”这项当时罕见的技术。
多年后,吴敬平不禁感慨:“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这项技术直到近年才被广泛采用,而樊振东早在17年前就已经掌握。
早期的樊振东因为大赛经验不足,屡次遭遇挫折。2014年仁川亚运会,他在团体赛中连丢两分。赛后,吴敬平用刘国梁也曾决赛丢分的经历来鼓励他:“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之后,吴敬平着重强化樊振东的心理抗压能力,甚至刻意安排队内赛让主力队员让分,逼迫他在逆境中突破自我。在他的教导下,被称为“紫微星”的樊振东迅速成长。天赋出众的他,在当时的“国乒三剑客”中占据一席之地,可见其实力多么强大。
大家都说马龙、张继科、许昕都有各自的“独门绝技”,但这些绝技樊振东身上都有。这也让他在张继科、许昕退出世界大赛后,能够迅速扛起大旗,延续国乒的辉煌。不过,由于年纪和舆论压力,在参加完巴黎奥运会后,他逐渐淡出了乒乓球赛场,令人十分惋惜。
当时深陷舆论漩涡的樊振东,几乎没有人愿意招惹,都害怕会惹上麻烦。然而作为他的恩师,在乒乓球领域对他帮助最大的吴敬平站了出来,不仅发文支持樊振东,还正面回应那些舆论。对此,樊振东心存感激。
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淡出乒乓球舞台,导致如今的国乒进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剩下的主力队员中没有能真正“扛大旗”的存在。因此,在不久前的世界杯比赛中,巴西选手雨果拿到了冠军。这是近年来,国乒首次丢失这个冠军,也让无数粉丝失望。
无数球迷开始担心,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国乒能拿到几枚金牌。但吴敬平发现的这个“新小胖”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吴敬平的挑选
作为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的“金牌教练”,吴敬平的眼光可谓非常“毒辣”。有没有天赋,首先就要看其是否有“灵气”。
在吴敬平看来,“灵气”并不仅仅是技术娴熟,更是对球路的预判、战术的应变,以及超越年龄的球商。8岁新星被关注的背后,是吴敬平对“下一个樊振东”的期待——既有天赋,又能在高压下保持创造力。
从樊振东到新发现的江苏小将,“小胖”标签暗含了吴敬平的选材偏好:身形敦实、底盘稳、爆发力强。
这种体质在乒乓球运动中优势显著。樊振东的“暴力熊猫”风格便得益于其核心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吴敬平曾总结:“小胖们看似笨重,实则移动灵活,反手技术尤其适合现代乒乓的快速对抗。”
吴敬平为樊振东设计的反手拧拉技术彻底改变了其打法。他借鉴了王皓雅典奥运失利的教训,要求樊振东强化反手直线攻击,避免重蹈覆辙。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樊振东从“潜力股”蜕变为“六边形战士”。
吴敬平对弟子的影响远不止于赛场。樊振东在夺冠后向观众鞠躬、为老人让路的细节屡次登上热搜。赢比赛靠球拍,赢人心靠教养。这种品质,正是吴敬平常年强调的“冠军素养”:“站得越高,越要谦卑。”
这个8岁的“新小胖”是否能从“九龄童”赛事走入国家队梯队,确保国乒人才不断档?现在天赋好,并不代表以后就一定优秀,毕竟“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吴敬平当教练的经验或许能给出答案。正如他对樊振东的寄语:“把时间留给自己,其他交给时间。”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结语
从樊振东到8岁新星,吴敬平的“小胖雷达”一直在寻找下一个可能。这不仅是个人慧眼的延续,更是中国乒乓长盛不衰的密码。在天赋与努力之间,在技术传承与人格塑造之间,在个体突破与体系支撑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当吴敬平晒出那张8岁小将的照片时,他或许也在期待:17年后,这个“有点灵气”的孩子,能否像当年的樊振东一样,站在世界之巅,回望来时路,对教练说一句:“谢谢您,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期待这个“小胖”能顺利走上世界的舞台。
文章信源:原文刊登于光明网---2025.05.04:《樊振东恩师吴敬平“又发现一个小胖”:8岁,有点灵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