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篮协下发“归化”球员入籍流程!媒体:多数CBA球队观望态度

根据国内媒体的报道,中国篮协已经正式启动归化球员的相关事宜。篮协已经向各个球队以及地方体育局下发了入籍球员管理办法通知。该通知中明确写明,入籍球员的选拔原则:坚持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控制、能力为重...

根据国内媒体的报道,中国篮协已经正式启动归化球员的相关事宜。篮协已经向各个球队以及地方体育局下发了入籍球员管理办法通知。该通知中明确写明,入籍球员的选拔原则:坚持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控制、能力为重的几大原则。



此外,入籍球员的管理措施包括:自觉接受兴奋剂检查、遵守赛风赛纪规定等。接受入籍的体育局或是俱乐部,将由教练员、领队及时跟踪入籍球员的思想动态,帮助其积极地投身于我国的篮球事业。



媒体人赵探长发文点评说道:《入籍篮球运动员管理办法》的通知,算是一个大概的政策和程序指导。协会认为⼊籍球员的引进应当坚持⽂化认同、⾎缘优先、总量严控、能⼒为重的原则,规定要对⽂化背景、政治倾向、道德操守和竞技水平等方面进行材料审核,同时强调入籍运动员“依法依规享有参加专业训练和赛事活动,接受教育和培训,获得荣誉奖励和相应报酬,以及其他保障的权利”。



不过至少有几点,看上去是会影响推动的:

1、该《办法》所依据的《国籍法》明确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所以入籍运动员必须退原籍。毫无疑问,这一点会影响多数运动员的决定;

2、在联赛层面,各俱乐部之间投入差距巨大,一旦某个俱乐部正式启用了归化球员,那么联赛里没钱归化的俱乐部怎么办?篮球与足球不同,一个有足够能力的运动员,在五人运动里的影响力跟11人的运动相比是远远不一样的。这势必会影响联赛生态,加大引进阻力。



探长也跟一些CBA俱乐部的管理者聊过,有的跃跃欲试,但更多的是处于观望或没想法的状态,因为确实归化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没有操作的能力,也没那个必要。所以目前只是开了个口,但需要协会和联赛更多的政策出台,不能只出了一个文件就完了。

对于今年亚洲杯是否会有归化球员加入中国男篮这件事,我个人觉得大概率没有,需不需要是一方面,来不来得及也是一方面。





球迷对于篮协下发的归化政策也出现褒贬不一的评价:

有球迷认为球队规划以后 规划球员的续约和该球队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规划了然后走了不是人财两空?

这样搞的话,有钱的俱乐部真的能起飞,但没钱的也只有看的份,怎么感觉篮球在走足球那条路。

想争冠的规划还行,大多数队躺平为主,有没有升降级,无所谓。

这事就应该篮协操作规划,甩给俱乐部操作那不是加速国企和民企俱乐部实力差距拉大了?规划个在欧洲或者澳洲那边打的不就避免CBA外援的问题了。



此前多名CBA外援如多米尼克琼斯、大卫詹姆斯、吉伦沃特等都曾表达过想要为中国男篮出战的想法。也有消息称郭士强考察过南京小外援戴维斯,广厦小外援布朗等人。

评论

最新
最热
P
Peter
2025-05-08 19:07
文章对BBINGAMES官方网站的见解很独到,值得深入思考
回复
🌈
🌈王五⭐
2025-05-08 19:04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好文章,收藏了!
回复
🔥
🔥阳光🌟
2025-05-08 18:26
文章的分析非常出色,转发了!
回复
⭐小明⭐
2025-05-08 18:07
中国篮协近期下发的归化球员入籍流程引发了广泛讨论,正如BBINGAMES官方网站所说的,但从目前CBA俱乐部的反应来看,多数球队仍持观望态度,这一现象值得深入分析。 首先,归化球员的引入确实能在短期内提升球队竞争力,尤其对于缺乏顶级本土球员的队伍而言,这或许是一条快速补强的路径。然而,CBA俱乐部普遍谨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归化球员的成本较高,包括薪资、入籍程序以及长期规划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归化球员可能挤压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与联赛培养本土人才的长期目标存在矛盾。 此外,篮协的归化政策仍需细化。目前的流程虽然提供了方向,但具体操作中的资格审核、薪资限制、归化球员与本土球员的平衡等问题尚未明确,这也让俱乐部在决策时更加审慎。 长远来看,归化球员是一把双刃剑。CBA球队需要在短期成绩和长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而篮协也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确保归化机制既能提升联赛水平,又能服务于中国篮球的整体发展。目前的观望态度,恰恰反映了各俱乐部对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
回复
郑十
2025-05-08 17:57
这种内容太赞了,每次都能学到新东西!
回复